一幅宁静致远的思乡画
一一评陈小麦诗歌《小麦庄》和《阿备举》
文/林浪平图/老黑
读了大理诗人陈小麦的诗歌《小麦庄》(外一首)仿佛走进了一个麦浪翻滚、麦穗飘香的彝家山寨,徜徉在一幅中国思乡画中,让心灵走进了田原、山水、美景,感受了一次浪漫而又浓郁的思乡之化熏陶。
诗人陈小麦从小离开了自己的山寨,这次,却“三天六次反复经过”这里,面对故乡熟悉的“与麦子有关的村庄”,在他逐渐变得柔软的内心深处,笔触再次深入故乡。
也许,他看见了自己童年生活的村庄,飘来的一片大雾,如大鸟凌空,飞扑而来,淹没了诗人的身心。这时,诗人瞬间抓住这飞扑而来的两个意象,“麦子”和“雾”。缪斯独爱,灵感触动,让诗人提起笔来,顿成《小麦庄》和《阿备举》两首精美佳作。
“小麦庄”是诗人“上辈子的村庄”,祖先“有着麦子般肤色”,虚实中蕴含深意,像个梦境,却“能种出一田的好麦子”,赞美了祖先的勤劳伟大。“正如反复经过大麦地/以及小麦地一样/小麦庄,不动声色”,这里,诗人在动中取静,暗藏伏笔。
“大麦地挂在半山腰/小麦地挂在半山腰/小麦庄,一马平川”,这样的诗句,虽然直、白,但在一个画面中出现,它们又是景深中的那一点红,你仿佛看见了雾岚,在它们之间飘浮,这是诗人从视角画面中发现的精彩,诗人肯定站在了一个高处,然后拨开云雾,村庄显现,让人充满了美的遐想。这段作为全诗的铺陈,应该说十分重要,承接着“这里难说就是我的/我的上辈子的村庄”的全部的题旨,它在一幅或静或动的画面深处。
诗人最后说了,“此刻的小麦庄/翻滚的不一定是麦子”,如果,那不是“麦子”,又是什么呢?这神句激发你尽情发挥着想像,远空近地,目触之间,思来想往,情飘神逸,真是妙哉!
“阿备举”是诗人的家乡,彝语意为“斑鸠起飞的地方”,可以想像,诗人当年从这里起飞,走向理想的远方,虽然离开了故土,但是,家乡的“一千滴露水”始终贯穿着诗人的一生。
今天,诗人“回到阿备举/此刻的阿备举,大雾弥漫”,这景致是何等的振憾人心,好一个“大雾弥漫”的阿备举,麦子养大了诗人,大雾滋润了诗人,当年,诗人在大雾中离去,今天,又在大雾中回归,并在这大雾中自豪地说:“这就是我的村庄”。
此时,诗人情思绵长,豪情万丈。“这就是我的村庄/我就此停留/扬一扬手,青衫暗湿/顿一顿足,看见鲜花盛开”,面对乡土,诗人何等的从容、开怀、爽朗。因为诗人同样如“那些秋天的花儿/被露水裏着/从始至终,等待枯萎”,可见,这是诗人岁月的记忆,生命的回归。看见“阿备举”,诗人心里就想到了,“我”从哪里来,最终要回到哪里去。
于是,诗人柔肠似水,情思翩翩,感概如弦。
“小麦庄”和“阿备举”这两个彝家村庄,在诗人笔下都是美丽的,一个以麦子养育了“我”,一个以大雾滋润了“我”,并被诗人寄予了厚望。作品釆用了并列式、跳跃式结构,相互交织,短小精干,在有限的文字之外潜藏着无尽的内涵,达到了从平面看景深的效果,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读出不同的韵味,体验不同的情深。
总之,《小麦庄》和《阿备举》这两首小诗,蕴含着诗人的生命和理想,张扬着国人思乡文化的情结,飘逸着中国画的情致和意韵。在创作手法上,《小麦庄》更接近现实主义并带着表现主义文学的一些因素;《阿备举》却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并隐现着先锋派的特征,这证明诗人已学会从不同风格的文学流派优秀作品中汲取了营养,并贯穿在自已的创作中。
这两首小诗,是我所提倡的“汲主义”诗歌的典型篇章,不同风格优秀创作因素的融合,使这两首小诗呈现出新的趋向。前首以虚写实,由远及近,后首以实就虚,由近及远。虚写,表达理想之心声,实写,反映生命之轨迹,在虚实之间,一马平川,大雾弥漫,麦浪翻滚,村庄收获,鲜花盛开,万物滋生,而诗人,笃定故乡,飘逸四海,在感慨万千的同时,又在它们之间,放逐了自已。
《小麦庄》
三天六次反复经过
正如反复经过大麦地
以及小麦地一样
小麦庄,不动声色
都是与麦子有关的村庄
大麦地挂在半山腰
小麦地也挂在半山腰
小麦庄,一马平川
此刻的小麦庄
翻滚的不一定是麦子
但是他们的祖先有着麦子般肤色
而且种得一田的好麦子
这,基本上可以肯定
每次经过小麦庄
我都要感慨
这里难说就是我的
我的上辈子的村庄
《阿备举》
我还是穿过一千滴露水
回到大雾弥漫的村庄
回到阿备举
此刻的阿备举,大雾弥漫
这就是我的村庄
我就此停留
扬一扬手,青衫暗湿
顿一顿足,看见鲜花盛开
而那些秋天的花儿
被露水裹着
从始至终,等待枯萎
(诗作者:陈小麦,彝族,本名陈光业,年12月出生于云南巍山,现居大理市下关。年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至今。现为大型活动(晚会)导演。)
图文原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关于老黑云南大理人氏,老黑影像志创始人,今日头条、搜狐、企鹅(原腾讯)、一点资讯、凤凰、网易、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