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还不如来东坡玩一场畅快淋漓de泼水节!
东坡四月八
文/傅朝文
农历四月初八,是武定县东坡傣族乡各族人民群众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节日——“四月八”,“四月八”是彝族的“以噜枯”节演变而来,彝语“以噜枯”,译成汉语为“叫水龙”。关于彝族的“以噜枯”节(四月八)的由来,在武定县的一些彝族山寨,至今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金沙江南岸武定县境内山顶山腰居住的彝家山寨干旱缺水。有一年,久旱无雨,到了农历的四月初也不见下一滴雨水,人们无法耕地播种,连人畜的饮水也相当困难了。此时,有一个村寨的彝族同胞在寨中一些老者的建议下,在四月初八这一天,集中全村山民来到山神树下和水源边,杀羊宰牛来祭山神树和水龙王。祭祀仪式刚要结束,天就下起雨来了。从此,当地的彝族同胞为了纪念这个吉日,把每年的四月初八当作节日来过。所以,“以噜枯”节就这样沿袭至今。
六十年代初,我的故乡——以赤丹村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八那天要举行祭山神树叫水龙王活动。那一天,生产队统一安排,清早打扫村中巷道清洁卫生,把村子打整得干干净净。早饭以后,由毕摩和十几个中老年人抱着一只大红公鸡、拉着一只大骟羊,来到村子后面林子里的山神树下进行祭祀活动。在山神树下搭起锅桩石,生一笼火,用青干栗树枝插上神座,点燃一把香火,插十二炷香,供上一碗米、一碗酒、一块盐,把抱来的大红公鸡宰杀了,拔下几撮鸡毛蘸血后沾在山神树上,毕摩念念有词,祷求山神树保佑全村平安,祷求水龙王快点放雨水。毕摩在队长的指点下,从村头到村尾把每户家长的姓名念上,祈盼山神树保佑全村家家户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祀到最后毕摩高声喊道:“水龙水神放雨来!水龙水神下雨来!”众人一面跟着喊:“放雨来!下雨来!”,一面用瓢从木桶里舀出水来,高高地泼向空中。
大锅里的羊肉煮泡了,赶四月八的人也回来了,人们折来乌梅果树枝铺在地上,三五家人一圈,席地而坐,一边喝着辣醇香甜的高粱闷锅酒,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鲜美喷香的羊汤锅,一边议论着今年的农事,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
每年四月八,都要在东坡举行三天的节日活动,来自全县各个乡镇和邻县禄劝、元谋和四川省会理县来赶四月八的人们,初七就有一部分来到东坡街和东坡附近村寨的亲戚朋友家里,初八去赶四月八,初九才回家去。节日的东坡街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热闹极了。
东坡村子右边箐中的水井上头下边的大石板上、箐两边山坡的大树下、蕉林中、竹棚旁都成了人们的临时宴席,他们一圈圈围坐在地上,折来树枝铺在地上当饭桌,摆上各自带来的闷锅高粱酒、糯米白酒、泡酒等地方特产,端来牛汤锅、羊汤锅、小猪凉肉。有一种食品最有特色,就是甘彝族传统的醃年猪肠肚,甘彝族习惯每年杀年猪时把猪肚子猪肠子煮了半熟,捞起凉干切成块切成节,蒸一甑小米饭,放在盆里加上草果、八角、花椒、生姜等佐料混合拌匀,然后装罐(倒罐)腌起来。四月八那天,居住在东坡境内的甘彝族同胞要带上醃年猪肚肠,在东坡街吃晌午饭时与亲戚朋友一起品尝,这就是亲戚朋友之间牵肠挂肚之意。
五月的东坡,勐果河水欢腾歌唱,河两岸绿色的蕉林在河风的吹拂下,向前来赶节的四方宾客招手致意。
节日的傣乡,在通往乡政府所在地——东坡的公路和山道上,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像潮水般涌来。东坡大街小巷披红挂绿,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成千上万的各族群众汇聚在东坡街,举行3天3夜的节日活动。白天进行物资交流,开展各种民族民间体育运动,晚上进行电影电视、文艺演出、跌脚、民歌对唱比赛晚会,通宵达旦。
在“四月八”体验民族风情的同时,自然还要品尝丰富的傣乡美食。树荫下,凉棚中,饭店里,让我们尽情去享用喷香的羊肉汤锅、牛汤锅、香甜的乳猪肉凉拌、醇香醉人的小甑高粱酒、清凉爽口的米凉粉,还有那难得遇到的江鱼煮杷贡酸菜。
朋友,到东坡赶四月八,请不要忘了到勐果河去洗澡摸鱼;到白马口去坐船欣赏金沙江绚丽风光噢。
朋友,勤劳好客的东坡各族人民欢迎您,请到傣族乡来做客。
东坡——“水果之乡”
葡萄
木瓜
酸角
香蕉
欢迎到文露蔬菜水果种植基地采摘,
青芒果
桔子
小蕃茄
欢迎到产地采摘,2元/公斤,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沈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