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喝酒、饮茶,应酬惯了都知道这三者不分家,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常常会饮酒喝茶,可是饮酒和喝茶这对“情侣”陪伴吃饭真的合适吗?那么如何使得吃饭、喝酒、饮茶三项行为在同时进行时是促进我们的健康,而不是损害我们的身体呢?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的慌”,饭是不能不吃的。但是通常认为“喝茶能解酒”,这可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酒精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刺激很大,而浓茶同样对心脏起着兴奋的作用,酒后饮茶,使心脏受到双重刺激,兴奋性增强,更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这对于心脏功能不佳的人,是很不宜的。同时,对肾脏也是不利的。因为酒后饮茶,茶碱产生利尿作用,这时酒精转化成乙醛尚未完全分解,即随茶碱的利尿作用而进入肾脏,乙醛对肾脏功能有较大的刺激性,从而容易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本草纲目》记载:“酒后饮茶伤肾脏”,酒后喝茶还可能导致膀胱疼痛、水肿消渴。因此,酒后不宜饮茶。
那么,喝茶和饮酒真的不能成为情侣吗?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天,我们生活中的饮用茶有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花茶、紧压茶、药茶、加工茶类。然而大多数茶都是不适合酒后饮用的,但部分花茶、药茶、加工类茶不但适合酒后饮用,甚至有些还有解酒效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种酒后最佳的饮用茶——苦荞茶。
苦荞茶属于加工类茶,它以纯天然粮食作物苦荞麦为原料加工而成,其中不含茶碱,没有兴奋心脏的作用,所以其适合伴酒饮用。更为主要的是它还能解酒,这是为什么呢?
酒精在人体的分解代谢有三条途径: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其中约95%通过肝脏的酶系统进行氧化代谢。
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酒(乙醇)——乙醛——乙酸CH3CH2OH——C2H4O——C2H4O2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的酶系统中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苦荞茶对保肝、解毒的效果良好,其有效成分是糖醇、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弱碱性淀粉、活性蛋白。苦荞糖醇可在人体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D—手性肌醇;其他类化合物及弱碱性淀粉、活性蛋白等都能有效起到解酒和保护人体器官的作用。
苦荞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抗辐射,解毒,提高肝脏骨髓血液合成DNA、RNA蛋白能力,延长寿命,解酒效果较好。现代医学实验证明,单一使用一种多糖的疗效远不如复合使用,几种多糖复合使用,对提高人体细胞内酶的治疗作用较好。从分子生物的角度上讲酶是机体内生化反应的促进剂,能使抗体内的生化反应加速,生化反应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一切生理活动都是在生化反应基础上进行的,机体蛋白质合成和分解,脂肪和糖原的合成分解能量代谢,食物的消化利用等都是在酶的参与下进行的。同样的原理。人们喝下去的各种酒类所含的酒精若要消化吸收,要靠人体内的酒精脱氢酶分解、消除。苦荞茶就是通过提高酒精脱氢酶活性的药理作用来实现保肝、解毒功效的。
其解酒、护肝排毒效果独树一帜,在喝酒前和喝酒间隙,喝上一杯香浓的热苦荞茶不仅能迅速缓解酒精对胃的刺激,还能起到暖胃消食的作用。同时,餐前或餐后饮用一杯,可有效减少辣椒等辛辣食物对肠胃的刺激,保护肠胃,消除因为食用大鱼大肉而产生的油腻感。
苦荞茶麦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与传统茶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方面取材于粮食作物,另一方面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份,没有副作用。苦荞茶属中性,不寒不热,辛凉甘润,沁人心脾,益脾安神,开窍解郁,适合大多数人饮用。根据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的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将气宽肠,魔积滞,消热肿风痛”。所以苦荞茶对于饮酒和醉酒后的种种不良均有非常理想的作用。
苦荞茶除了具有醒酒解救的功效外、还具有抗肿瘤、抗癌变、抗动脉硬化、抗衰老、防治糖尿病、降脂健体、清热降火、去除口腔异味的辅助功效。所以,每天坚持饮用苦荞茶有利于身体健康哦!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北京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