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山寨的土茶罐
张晓娟
家乡的山岗上到处都生长着茶树。这些一层层,一片片的茶树既普通又实惠;春天来的时候,肥壮的茶尖就在大妈的手里制成干茶拿到街上换些买盐巴的钱。也一直在老伯们的土茶罐里沸腾成香浓的汤,滋润着日日劳作的山里汉子。
五六十年代的彝家寨子没有钟表或者手表,缓缓升起的太阳就是农民的大时钟,岁月老人悠悠地来,又悠悠地走了;竞把五六十年代的煨茶日子淘尽了,一切都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浓缩着……
家乡人世世代代都有饮茶的习惯,时至今日各种名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也出了许多爱茶品茶的高人名士。而我想说的是被时代封存着的另外一段饮茶的历史,那一切离我们很远了,只是我依然想说那一段原始的日子和那种被现代人遗忘了的山寨人用过的土茶罐。
那种土茶罐是用当地泥土烧制的,各种颜色都有,有深青色的、也有红色的、黑色的、深浅不一有大有小各人所好。型状就如一个熟透的雪梨。它底平肚子凸口子收成衣衫领子那样敞开着没有盖子,其中还留着一个凸出的缺口用来倒茶水,侧边生着一个耳朵状的圆圈把子供人们握着它在火塘边烤茶。当雄鸡高唱之后,群山悄悄揭开笼罩着的轻纱薄雾,这时,霞光映红了彝家山寨,屋顶上缕缕炊烟随着霞光慢慢地升腾起来,彝家农舍此时就飘溢出沁人心扉的茶香……
早起的彝家汉子坐在火塘边,手拿长长的旱烟锅,一边悠闲地吐着白花花的的烟雾,一边聚精会神地抖动着烤在辢火炭上的土茶罐,挽着一份安逸,怀着一种恬然,慢慢抖动罐里的茶,待把茶叶烤到脆黄脆黄的冒着香气之时,便冲上早就涨好的开水,“噗通”一声炸响,一股带着浓香的青烟随着升腾的白泡泡溢出了小巧的茶罐口。彝家汉子迅速地握住弯弯的茶罐把子,轻轻地摇落白白的水花,再放到火炭上煨涨,一家人就可以享用香味扑鼻的土罐茶了。“早茶一盅一天都威风”。喝完早茶,彝家人便精神抖擞地沿着古老的小路走向弯弯的田坝;走向半坡半坎的山地间开始一日的劳作。
一天过去了,夕阳的余晖散向苍翠起伏的山寨,夜,静静地降临了,晚风拂来轻轻抚摸着劳累一天的人们。此时彝家的女人们正在烤制“土罐糖茶”。用土罐煨一罐香茶加入红糖煮开就可以喝了。一天的辛苦和烦恼都在这茶里消融了清爽了。
现在的彝家山寨已经没有这种土茶罐了,不是人们不饮茶了,而是家乡人喝上了自己生产的上等“滇绿”。用上了专制的瓷茶壶,曾经风光一时的“土茶罐”不是呆在门边灶后就是被孙儿们拿去玩丢了……
无论是三百年前“太华茶”的久负盛名;还是如今“滇红”、“滇绿”的日渐走红,土茶罐将是名符其实的见证物。在流逝的岁月长河里,小小土茶罐里面留着那些风烟起伏的艰辛岁月,也记载着一个时代发展变迁;它将是一部厚厚的史册供后人解读。
哦,土茶罐!再过一百年我想会有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找到它。掀开历史的面纱追述这一段“土茶罐”的风采……
银川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用什么中药治疗白癜风